<p>人们常用“每到周末,29号公路上便挤满了去品尝美酒的豪华轿车”来形容纳帕的魅力。虽不是周末,这条公路上也车来车往很是热闹,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味道,有人把乡村乐开得很大声。热闹的大都市在身后关上了门,轻松的田园美梦如诗般舒展在眼前。</p>
<p> </p>
<p>车子轻轻拐了一个弯,在玛丽维尔星酒庄(Starmont Merryvale)前停下。总裁彼得?胡维勒(Peter Huwiler)亲自开着他的宝马SUV带着我们在葡萄园里转,加州阳光热烈地投射在这片50英亩的绿地里,四下一片宁静,仿佛能听到葡萄藤生长的声音。“怎么样,我的园子还不错吧?”这个头发灰白的老人身材高大,目光炯炯,样子就像一个黑白好莱坞电影里的老顽固,但实际上却是个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的顽童。在他主理下的玛丽维尔星酒庄,也成了纳帕山谷新技术的发源地之一。</p>
<p> </p>
<p>与旧世界相比,加州葡萄酒历来是勇敢者的代表,很多新的酿造技术,都是在纳帕山谷得以发明和应用。如今,能够监测风暴等环境变幻的人造卫星系统、控温的发酵罐、用于挑选葡萄的化学分类表,以及能够达到的高精度数控压力技术,这些都是在纳帕山谷葡萄种植者中普及的“基本技术”,让出产的每一瓶葡萄酒都质量上乘。</p>
<p> </p>
<p>而玛丽维尔星酒庄则更超前一些。早在乐活这个概念流行前,酒庄就开始发展自然和环保的葡萄种植法了——一种比有机种植更高一层的“可持续种植观念”(Sustainable Winegrowing),不仅不用化学肥料和农药、只采用物质作肥料和益虫益鸟消灭害虫,而且做到了酿酒厂废水再循环和再利用。“但你知道我骄傲的是什么吗?”彼得一边说一边技术娴熟地在葡萄林间倒车,“我们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和节能设备。玛丽星庄每天的太阳能发电能力能提供250个中等家庭的全天用电!”</p>
<p>玛丽维尔星酒庄是纳帕山谷酿酒新技术的发源地之一 </p>
<p>在一排排葡萄树的间隙,彼得种上了野花,沿着溪流种的树木给猫头鹰等鸟类提供了栖息地,这样可以让它们来控制田间的啮齿类动物,而野花又可以吸引昆虫来控制葡萄树的病虫害。葡萄树的根部都被固定在整齐低矮的木架子上,低矮,紧密,而树枝则向左右两边分开,被绑在水平的电线上,让果实能更充分地接触到阳光和空气。一串串晶莹剔透的小葡萄垂挂在藤上,可以想象再过几个月,这里该是怎样的一片丰收景象。</p>
<p> </p>
<p>说起纳帕山谷就不能不提1976年巴黎的那场葡萄酒盲品会。在葡萄酒世界中占据至高无上地位的法国酒败给了纳帕酒,成就了新世界葡萄酒扬眉吐气的一章。他们把这个故事拍成电影四处宣扬,但不知为何,却一笔未提创造这场历史的酿酒师Mike Grgich。</p>
|